校園落葉堆肥化
(Composting of Campus Fallen Leaves) |
||
一、堆肥化之原理
|
||
生物分解程序。落葉、廚餘、果皮菜葉、動物糞便等有機廢棄物經堆肥化(composting)後可再利用。堆肥化基本上是利用微生物(microorganisms)將有機廢棄物分解成較安定的類似腐植質(humus)物質的一種程序。參與分解之微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與黴菌等。
|
||
分解之條件。堆肥有好氧(aerobic)與厭氧(anaerobic)的方式,一般以好氧為主。好氧的分解過程必須維持適當之氧氣與水分,以提供微生物生存及進行分解的條件。
|
||
腐植化過程。有機物廢棄物被微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CO2)及水(H2O),體積逐漸減少,並逐漸腐植化為腐植質。有機廢棄物原含有之氮、磷、鉀等營養物質則都完全留存於腐植質中。
|
||
期間的變化。堆肥化過程,外觀會產生以下的變化。
|
||
|
(一)
|
由於有機物被分解為CO2及H2O,所以體積與重量都會逐漸減少,至完全腐熟(maturity)時,體積約僅為原來之10%,重量約僅為原來之20%。
|
|
(二)
|
有機物逐漸腐質化(humification),顏色逐漸變黑,最後成為深黑色的腐植質。
|
除了外觀的變化外,亦有一些物理性與化學性指標可顯示變化過程及判斷腐熟程度。
|
||
自然界之堆肥化。自然界之森林、草原或人類生活環境中,植物殘枝落葉或動物屍體等有機體為微生物自然分解腐化,亦可視為堆肥化的一種型式。
|
||
二、堆肥化之進行
|
||
定期翻堆。堆肥化過程必須維持肥堆內部適當的含氧量以供微生物呼吸利用,所以須定期進行翻堆,讓空氣進入肥堆內部,避免導致厭氧狀態。校園落葉堆肥化期間,每週約需進行兩次之翻堆。
|
||
定期澆水。堆肥化期間堆肥材料含水量如太低(< 20%),微生物將無法存活。一般最佳含水量為50〜60%,為最適合微生物生存與繁殖的條件。因此,須定期澆灌以維持適當含水量或濕度(moisture)。校園落葉堆肥化期間,每週約需進行兩次之澆水。澆水可與翻堆同時進行,邊翻堆的過程邊進行澆水。
|
||
落葉與廚餘堆肥相較。落葉主要成分為較不易被微生物分解之纖維素有機物,廚餘或動物糞便(豬、雞糞)之主要成分則為較易被微生物分解之澱粉、醣類、蛋白質等有機物,所以落葉堆肥化達腐熟程度所需時間通常較廚餘長很多,前者通常需數個月始能達腐熟程度。
|
||
本校校園落葉堆肥化進行定期翻堆
|
||
三、堆肥成品之應用
|
||
堆肥成品通常為深黑色,主要為腐植質,含有高量之氮、磷、鉀等營養物質。堆肥施放農地或樹木根部可提供植物營養及改善土壤特性,進行物質循環。本校校園落葉堆肥成品主要施放校園喬木根部及提供校園苗圃栽培苗木使用。
|
||
本校校園落葉堆肥成品利用-苗圃使用
|
四、教育及推廣活動
|
|
2020地球週系列活動-校園落葉堆肥化導覽解說,校長蒞臨指導
|
|
2020地球週系列活動-校園落葉堆肥化導覽解說
|
|
本校早期落葉堆肥化設施及解說牌(臺東校區,2004年)
|